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33歲女便秘半年 檢查才知大腸癌3期

33歲女便秘半年 檢查才知大腸癌3
【自由時報】2014-02-07_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

彰化縣一名33歲的輕熟女半年來深受便秘之苦,四處尋醫治不好,使用軟便藥也無效,大便大不出來,肚子還會脹痛,醫師進一步詢問得知她的父親是大腸癌患者,立即安排檢查,確認她罹患大腸癌第3期,腫瘤6-7公分大,幾乎快把腸子塞滿了!

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張譽耀表示,這位女病患已為人母,她的父親在50歲時,因為腸子破掉,當年曾痛到掛急診,才發現已是大腸癌末期,以致女病患一直都很注意飲食,採取「少肉、多蔬菜」的飲食原則,卻沒想到竟比父親更年輕就得到大腸癌。

女病患經過腹腔鏡手術摘除腫瘤後,術後恢復情況相當良好,但是仍需要接受化療及持續追蹤;她的手足到醫院探病的同時,也立即決定安排大腸鏡的檢查,為自己健康做最好的把關。

張譽耀指出,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大腸癌,民眾要格外提高警覺,尤其是親族中有人年紀輕輕就罹癌,就要更早接受定期篩檢,才能儘早發現、及早治療。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吃太好養大癌細胞?中醫︰誤解


吃太好養大癌細胞?中醫︰誤解

2013-02-22

〔記者楊金城/柳營報導〕許多人認為吃太好、太營養會「養大」癌細胞?柳營奇美醫院中醫師趙翰林說,這是錯誤觀念,均衡的營養補充對癌症病人是非常重要的,不必因人云亦云,對食物過度禁忌或心生害怕,如造成營養不足反而不好,民眾可向中醫師或營養師專業人員諮詢。

營養補充很重要

對治療癌症,大醫院目前大多採西醫正規治療(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中醫輔助為主。趙翰林說,像癌友進行化療、放療期間常見神疲易倦、消瘦乏力者,趙翰林說,在中醫屬「氣虛證」型,臨床上常用四君子湯系列加減,再配合黃耆、雞血藤、女貞子、枸杞子、玉竹、補骨脂、何首烏等以提升血球、改善體力,此類病人平時也可以三至五片的西洋人參泡茶當飲品。

地雷食物應避開

趙翰林說,有些地雷食物宜避開,例如乳癌患者荷爾蒙受體陽性,即建議避開含雌激素的食物如蜂王乳、月見草等;放化療後有陰虛口乾者,燥熱食物如大蒜、辣椒、榴槤、芒果、龍眼就不宜多吃。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久坐傷「肉」 壽命會變短


久坐傷「肉」 壽命會變短

2013-01-14

文/李采霓

最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久坐可能對健康有害。長期久坐可能會罹患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部分癌症,甚至壽命變短,尤其易發於女性。

中醫說「久坐傷肉」,意思就是:「久坐會引起全身肌肉鬆弛,甚至萎縮。」中醫論「脾」主肌肉,「脾胃」主導身體的消化系統及全身肌肉。若「脾胃」失調,肌肉失去正常的營養,有時讓人食慾不振、使人消瘦、體重減輕;相反地,有時會讓人飲食不當,出現肥胖、水腫、體重增加。

女比男更容易出問題

中醫認為,女子以「血」為主,男子以「氣」為主,「血」屬「陰」,「氣」屬「陽」,因此女子不動比男子不動更易產生健康問題。

女性若常久坐、懶得動,就容易導致氣血不足、代謝失調,全身型肥胖就跟著來,皮膚乾燥、緊繃、老化、掉髮也隨之發生。

多運動促進循環

不管男女,建議平時一定要抽空多動動,再怎麼忙,每坐40至50分鐘,起身動動至少3至5分鐘,扭扭腰、抬抬腳、甩甩手,按壓可促進肌肉循環的穴位,以增加內臟功能運作正常。

●足三里穴(胃經穴位):改善消化功能,促進脾胃代謝,減少體內不當物質囤積(圖1)。

●血海穴(脾經穴位):改善生血、集血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及改善末梢麻痺不通現象(圖2)。

●內庭穴(胃經穴位):加強腸胃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減少食物熱量不當吸收(圖3)。

●三陰交(脾經穴位):改善下半身循環,促進內分泌運轉正常,減少水腫肥胖等代謝問題(圖4)。

◎神氣活現精力湯:

●藥材:乾薑12克(暖胃祛寒好體力)、甘草10克(溫脾保健好氣色)、茯苓10克(利水消腫好輕盈)、白朮10克(顧脾健胃好筋骨)。

若常便秘者加決明子;易口渴、失眠者加蓮子。

●煮法:以上藥材清水洗淨後,放入500至1000c.c.開水大火煮沸,再關小火燜煮約5分鐘,待稍涼後,當開水喝。

(作者為台中市霧峰區李采霓中醫診所中醫師)

▲圖3。(圖/李采霓提供)
▲圖2。(圖/李采霓提供)
▲圖4。(圖/李采霓提供)
▲圖1。(圖/李采霓提供)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葡萄柚混藥吃 交互作用會要命


葡萄柚混藥吃 交互作用會要命

2012-11-28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加拿大學者二十六日發表的一份報告警告,葡萄柚會妨礙人體分解某些藥物,導致藥物濃度過高,目前已知會出現這種交互作用的藥物增加到四十三種,嚴重者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呼吸衰竭、內出血,甚至猝死。

嚴重負面反應藥物增至43種

加拿大勞森健康研究所臨床藥學家貝里(David Bailey),一九九○年代率先發現葡萄柚會與藥物交互作用危害人體,他二十六日在「加拿大醫學會期刊」(CMAJ)發表的這份報告指出,二十多年來,可能與葡萄柚發生有害交互作用的藥物已超過八十五種,其中,會造成嚴重負面反應的藥物,在二○○八年到一二年從十七種大幅增加到四十三種,這是「相當令人不安的趨勢」。

這些藥物包括常見的斯達汀(statin)類降膽固醇藥、抗生素、用於治療高血壓的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以及心臟、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癌症、器官移植病患使用的抗排斥藥劑等。

混吃藥效 一片濃度等於五片

葡萄柚所含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會抑制或降低人體腸道中代謝酶CYP3A4的分解藥物作用,導致「藥物的治療濃度變成毒性濃度」。例如一名患者一天吃一片高血壓藥felodipine,又吃葡萄柚,藥物濃度相當於喝水吃五片藥。

貝里說,不管是吃果肉或者榨汁喝,即使只是兩百毫升的葡萄柚汁,都會引發交互作用,且吃下後數小時仍會干擾藥物,「服一片藥加上一杯葡萄柚汁,就像吃二十片藥加上一杯白開水」。

這種「非刻意藥物過量」可能產生嚴重後果,若是發生在crizotinib、lapatinib、sunitinib等癌症藥,或者胺碘酮(amiodarone)、奎尼丁(quinidine)等心臟疾病藥,可能導致猝死;若是與「立普妥」(Lipitor)或「素果」(Zocor)等斯達汀類降膽固醇藥交互作用,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

柑橘類水果也可能干擾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老年人對藥物過量的容許度較低,風險又更大,其他含呋喃香豆素的柑橘屬水果,如苦橙、萊姆、柚子等,也可能與藥物交互作用,但尚未被詳細研究。

中醫調理 改善癌症治療後不適


中醫調理 改善癌症治療後不適

2013-3-18

文/蘇津平

「癌症患者該怎麼吃?」一直是患者與家屬關心的問題,要提醒的是,放射治療時,身體會出現「熱象」,所以不可吃太多補藥,例如黃耆,否則容易上火。

◎中醫對提升癌症患者生活品質的體質調理如下:

●化學治療期間食慾不振、嘔吐,中醫以補脾氣和降胃氣治療,例如:香砂六君子湯、旋覆花代赭石湯、黑糖薑茶。

●化療期間骨髓抑制造成白血球低下,可用四君子湯,如果血小板降低,可用仙鶴草和側柏葉理血止血。

●放射治療期間口乾舌燥、火氣大、口腔炎、肺炎,可以用金銀花、菊花、薄荷、桑葉。

●放療期間容易腹痛、腹瀉,中醫以清熱利濕治療,可用蓮子、薏苡仁、黃芩、黃連。

●放療後,局部皮下纖維化、皮膚僵硬、牙關緊閉,中醫可以針灸相關經絡,配合活血化瘀軟堅的中藥。

●標靶藥物治療期間黏膜容易紅和乾、皮膚起紅疹、口腔潰瘍,可以用甘露飲、白木耳、石斛、麥門冬、生地、牡丹皮。

●手術後消瘦、手腳冰冷導致無法入睡、講話有氣無力、夏天穿3件衣服仍覺畏寒,可用四逆湯、理中湯。

●癌症引起的疼痛,可針灸相關經絡的遠端穴位,配合活血化瘀、搜經通絡的中藥。

(作者為台中市沙鹿區同濟堂中醫聯合診所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