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經濟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經濟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滄海ppt】Chapter 07:獨占與獨占性競爭市場


Chapter 07:獨占與獨占性競爭市場


學習目標

  • 瞭解獨占市場的特質
  • 解釋形成獨占的原因
  • 說明獨占廠商的價格及產出決策
  • 討論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與定價決策 
  • 瞭解獨占廠商如何訂價
  • 討論完全競爭市場及獨占市場之經濟效率
  • 解釋獨占性競爭廠商之產品差異決策
  • 指出獨占性競爭廠商慣常使用的非價格競爭策略 


7.1 獨占市場

  • 獨占市場的特質
  • 只有單獨一家廠商

獨占市場中只有一家廠商單獨生產商品,獨占廠商代表整個產業;市場需求曲線就是獨占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 廠商提供標準的同質性商品

獨占廠商提供標準的同質性商品,且其商品沒有密切的替代品

  • 市場內資訊流通不完全

獨占市場中除了獨占者外,其他廠商或消費者不容易取得有關市場的相關資訊

  • 廠商進出市場的障礙很高

獨占市場中原來的獨占者難以退出,新廠商不容易進入

  • 形成獨占的原因 


  1. 自然獨占(natural monopoly)

因市場力量的存在,使的第二家新廠商無法進入所形成的獨占
設立成本(start-up cost)很高
產業存在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
7.1 獨占市場
擁有關鍵生產要素
某些商品的生產必須使用到某種特別的關鍵生產要素,因而只有擁有這種關鍵生產要素的廠商才得以生產出該種商品
具備特殊生產技能或獨特配方
某些商品的生產必須使用到某種特殊的生產技能或獨特配方,令其他廠商無法模仿而得以獨占生產
7.1 獨占市場
法令保障
受政府法令保障的獨占生產形式通常有專利權及政府特許等
特殊的時空環境
有些市場在本質上稱不上是獨占市場,但由於特殊的時空環境造成這些市場具有獨占市場的特性
微軟獨步全球的窗口
核心概念
市場獨占
具有特殊生產技能或獨特配方

7.1 獨占市場
獨占廠商的價格及產出決策
獨占廠商是價格決定者(price maker)
獨占廠商依據收益極大化時之產出水準決定產品的價格
假設獨占廠商面對的負斜率市場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這一條需求曲線同時也是獨占廠商的平均收益線(AR)
7.1 獨占市場
獨占廠商的平均收益線與邊際收益線之關係
7.1 獨占市場
獨占廠商的邊際收益可改寫為
7.1 獨占市場
ED表示價格的需求彈性(elasticity)
ED > 1,MR > 0; ED = 1,MR = 0;
ED < 1,MR < 0
獨占廠商會在需求曲線富有彈性(即 ED  1)的階段從事生產,而總收益在 ED = 1 時達到最大
7.1 獨占市場
獨占廠商的平均收益線與邊際收益線之關係
7.1 獨占市場
黑鮑魚養殖戶的收益、成本與利潤資料表
7.1 獨占市場
黑鮑魚養殖戶的收益、成本與利潤曲線圖
7.1 獨占市場
利潤極大化之產量
TR曲線與TC曲線差距最大、MR曲線與MC曲線相交、利潤曲線π的最高點
獨占廠商在從事生產決策時,是以MR = MC > 0 為追求利潤極大化的條件,而不是以 MR = 0 追求總收益的極大
取個好名好處多
核心概念
商標
獨佔市場

7.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廠商以 MR = MC 為產量的決策標準,可能會得到經濟利潤、正常利潤或經濟損失,端視市場的需求狀況及廠商的成本而定
獨占廠商以 MR = MC 決定產量水準Q*,再依需求曲線訂定價格 P*
7.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廠商賺取經濟利潤
7.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不存在
短期間獨占廠商的成本結構固定不變,但隨著市場需求情況改變,由於獨占廠商短期的供給價格與需求數量不一定是一個一對一的函數,因而獨占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不存在
7.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同一均衡產出對應兩種不同的均衡價格
7.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同一均衡價格對應兩種不同的均衡產出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由於獨占廠商不能自由進出市場,產業有超額利潤產生時,新廠商不能加入,產業有虧損時,獨占者亦不能隨意退出
獨占廠商在長期一樣會有經濟利潤、正常利潤或經濟損失的情形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差別訂價(price discrimination)
獨占廠商就同一種商品索取不同的價格,可分為:
依對象(消費者)的不同而採取的差別訂價
依購買數量的多少而採取的差別訂價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獨占廠商欲進行差別訂價,必須滿足的條件
生產者面對的是負斜率的需求曲線,而且生產者必須是價格的決定者
生產者必須能區別出不同市場的消費者,以便訂定不同價格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獨占廠商欲進行差別訂價,必須滿足的條件
生產者必須有能力防範消費者的套利(arbitrage)行為
生產者實施差別訂價後,有能力阻止商品在不同市場間流動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一級差別訂價
獨占廠商完全知道每一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每一單位的商品均是依照需求曲線上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售出,也稱為完全差別訂價(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獨占廠商將消費者剩餘全部剝奪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一級差別訂價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二級差別訂價
獨占廠商以少數幾種購買數量訂定不同價格出售,獨占廠商剝奪部分的消費者剩餘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二級差別訂價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三級差別訂價(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獨占廠商在不同需求彈性的區隔市場中,將相同商品以不同的價格售出
在需求彈性大的市場中採取低價策略,在需求彈性小的市場中則採取高價策略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三級差別訂價
大哥大的費率大有文章
核心概念
差別定價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獨占廠商的價格管制
獨占訂價法
以MR = MC 決定供給量,再依據需求曲線決定價格:社會產生大量的無謂損失,且獨占廠商剝削了大部分的消費者剩餘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邊際成本訂價法
以P = AR = MC 決定供給量及價格:社會資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不存在無謂損失,社會福利達到最大,但是可能造成獨占廠商的經濟損失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平均成本訂價法
以P = AR = AC 決定供給量及價格:保證獨占廠商可以賺到正常利潤又不會有虧損之虞,是最受政府接受的訂價方法
7.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獨占廠商不同的訂價法
7.4完全競爭市場與獨占市場之比較
巴瑞圖最佳境界(Pareto Optimality)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不論其資源如何重新配置使用,都無法在不損及其他個別廠商的利益下,提升個別廠商的利益
完全競爭市場的經濟效率達到巴瑞圖最佳境界;但是獨占市場則不然
7.4完全競爭市場與獨占市場之比較
獨占市場對於經濟市場的影響
生產資源沒有最有效率的運用,且產出亦非最適生產量
完全競爭廠商在長期平均成本LAC最低點處生產,並且其價格等於邊際成本使資源呈最佳配置。反觀獨占廠商,其長期均衡點是在LMR=LMC處
7.4完全競爭市場與獨占市場之比較
獨占市場的社會經濟福利未達最大
由於獨占廠商的P>MC,不像完全競爭廠商P=MC,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到此一產業部門的數量低於社會福利最大時的產量水準,造成的損失稱為獨占的「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
7.4完全競爭市場與獨占市場之比較
缺乏創新誘因
由於獨占者在長期可享有超額利潤,在進入障礙的保護下,獨占廠商有可能只著眼於現有利益的確保,而犧牲研究發展創新的投資
7.4完全競爭市場與獨占市場之比較
逐財利行為
獨占廠商可能透過遊說民意代表修正原來的法律或另立新法來保障自身利益、賄誘行政官員緊縮管制等方法,使產量減少,以謀得的獨占利益。藉由以上的行為,獨占廠商得以謀取額外利益,同時也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稱之為逐財利行為(rent seeking)
7.5 獨占性競爭市場
獨占性競爭市場的特質
廠商人數眾多
在獨占性競爭市場中,廠商如同完全競爭市場一般人數眾多,但有其限度
產品異質
消費者可以感受到個別的獨占性競爭廠商所生產的商品有些許的差異,但差異程度不大
7.5 獨占性競爭市場
廠商可以自由進出市場
如同完全競爭市場一般,當市場內的個別廠商獲取經濟利潤時,將吸引其他新廠商加入;當市場內的個別廠商遭受經濟損失時,舊廠商如不堪虧損可隨時退出
7.5 獨占性競爭市場
廠商具有部分價格決定能力
個別廠商雖擁有有限的價格決定能力,但無法影響整體產業市場均衡
7.6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性競爭市場同時包括獨占市場與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個別廠商生產異質產品,享有局部的獨占力
面對的是一條負斜率的需求曲線,以MR=MC做為產量的決策標準
7.6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性競爭廠商短期賺取經濟利潤
7.6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性競爭廠商短期賺取正常利潤
「檳榔」本無事「西施」惹塵埃
核心概念
產品差異化
獨占性競爭

7.6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性競爭廠商短期遭受經濟損失
7.7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長期而言,每一個獨占性競爭廠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潤
獨占性競爭廠商依據MR=LMC所決定的產量並非位於長期平均成本LAC最低的地方,而有產能過剩(excess capacity)的現象
7.7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獨占性競爭廠商長期只能賺取正常利潤
7.7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獨占性競爭廠商長期在無效率狀態下生產
7.8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非價格競爭策略
非價格競爭(non-price competition)策略
獨占性競爭廠商慣常使用降低價格以外的手法,達到維繫舊消費者持續購買並吸引新消費者光顧的目的
7.8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非價格競爭策略
非價格競爭策略

甜甜圈、蛋塔與紅豆餅
核心概念
產品差異
獨占性競爭

7.8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非價格競爭策略
嚴格來說,獨占性競爭廠商所提供的任何非價格競爭行動均會對消費者帶來額外的效用,進而轉換為金錢支出的減少
只要獨占性競爭廠商在消費者購買商品之時未提供價格折扣,但卻能使消費者在消費前後得以享有額外效用的競爭活動,均稱為非價格競爭

獨占性競爭市場與寡占市場的比較

獨占性競爭市場與寡占市場的比較



壹●前言
在現今的社會上,大部份的市場結構是介於完全競爭市場與完全獨占市場之間, 屬於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型態。而這種形態又可分為獨占性競爭市場和寡占市場這兩種不同的型態。然而何謂獨占性競爭市場?寡占市場又是什麼東西?他們之間有什麼環節緊緊相連?又有哪些不同?要怎麼分辨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獨占性競爭市場的行業會有什麼利弊?那寡占市場的行業又是如何運作的呢?藉由這次的研究學習,我一定能比班上的同學更早踏入這未知的領域。


貳●正文
一、理論來源
此兩理論主要是由英國羅賓遜夫人美國秦伯林分別發展出來。
二、兩理論的介紹
    01. 獨占性競爭市場的兩種形態
A. 獨占性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
短期下,廠商只能以原有生產設備生產,新生產者不易加入,舊生產者也不易退 出。此時,獨占性競爭市場面對需要彈性比較大的需要曲線。因為獨占性競爭廠商間的產品稍有差異,其對於產品價格有一點決定的能力。短期均衡時,獨占性 競爭廠商有三種情況:
a.經濟利潤大於零:會產生經濟利潤。
b.經濟利潤等於零:不賺不賠,無經濟利潤,僅有正常利潤。
c.經濟利潤小於零:會產生經濟損失。
B. 獨占性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長期下,時間足夠生產者改變生產規模。獨占性競爭市場,廠商的數目多,且規 模小,所需資本少,生產資源的流動性大,任何人要加入或退出經營不會受到阻 礙。此時,獨占性競爭廠商常會進行非價格競爭-如廣告,來增加其產品的差異 性而提高獲利能力,因此在長期內獨占性競爭廠商只能賺得正常利潤,無經濟潤可賺。(註一)

02.寡占市場理論的價格決定
A.平均成本定價法
若干經濟學者從寡占廠商實際定價過程中,發現生產者常依據平均成本定價法來決定其產品價格。所謂平均成本定價法,乃是廠商以正常的爭產能量為基礎,算出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然後在平均成本之上加上一定的百分比做為利潤,急得出市場價格。
B.領導價格制度
寡占市場的廠商可能為避免獨立定價的麻煩,或所訂價格與競爭者不一致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往往不自訂價格,而是追隨該產業中某一特定的廠商,視此一廠 商所訂之價格為何,再依據其價格決定自己的價格。被其他廠商作為價格依據的廠商即是價格領袖,貨價格領導者,其他追隨的廠商為價格追隨者。作為價格領 袖可能是該產業中最大的廠商,或是歷史最久的廠商。例如國內的鋼鐵業,中鋼
公司決定價格時,其他較小的鋼鐵也會追隨著跟進。
C.賽局理論
賽局理論(或稱遊戲理論)是由馮紐曼及摩根斯坦共同創立,後經聶許及哈桑依等人拓展而逐漸發揚光大。賽局理論分析不同廠商之間客略行為互動的關係,即甲廠商的最適決策取決於乙廠商的決策,乙廠商的最適決定也取決於甲廠商的決策。由於寡占廠商之間存在高度相互依存關係,因此很適合以賽局理論來分析寡占廠商之間產量與價格的變動。賽局理論是寡占市場眾多理論中的新發展,其洞察力普及,應用廣泛,舉凡商業談判、議價、簽訂契約、貿 諮詢、國與國間雙邊貿易談判…等皆可適用。(註二)
03.兩理論的特色
A. 獨占性競爭市場
a.產業中有許多家廠商
b.每家廠商生產類似卻異質的產品

c.某些廠商對產品價格多少具有影響力
d.產品具有替代性,故以非價格競爭方式來增加市場占有率
B. 寡占市場
a.廠商數少 相互牽制
寡占是介於完全競爭與(完全)獨占之間的市場型態。經濟學分析生產者行為時,
依各 市場生產者人數多寡,區分為完全競爭市場(人數很多,多到個別廠商不
能影響價格)到獨占市場(少到只有一家生產),其間還有兩類「不完全競爭市 場」:獨占性競爭市場與寡占市場。獨占性競爭市場的生產者人數較 ,寡占較 少,少到會相互牽制。
b.寡佔市場的廠商會彼此做價或量的競爭(註三)
三、獨占性競爭市場與寡占市場的比較





參●結論
因為姊姊讀的是商業學校而因此受惠的我在這次的研究中顯得更加上手, 邊的
資料不用花費太多的功夫便能一一找到。日常生活生也牽扯到了許多有關經濟學 的知識,身邊就有許多很好的例子出現。在之後的社會中,這兩個理論若能被廣 泛的利用,甚至用於任何事物上,也一定能看到比之前更加耀眼的改變。如果將
此種理論用在經濟之外的地方,必能將國家推向更頂端。這是人類為求生活而漸
漸創造出的行為模式及見解,所以一定是適用於大家身上的方法,秉持著這個觀
點,將會受益無窮。希望這篇論文不只對我有實質的用處,對 這篇論文的所有
人都會有所用處。
肆●引註資料
註一、李美金。經濟學總複習全覽。(台北縣:龍騰文化事業,民 94)。無頁
碼。第 9-1~9-3 章。
註二、李美金。經濟學Ι。(台北縣:龍騰文化事業,民 87)。頁 219-220。
註三、奇摩 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6122705775。
註四、蕭睿。經濟學(上)。(台北市:北一四科技升大學中心,無註明日期)。
無頁碼。第 6-1~6-2 章


獨佔性競爭


獨佔性競爭
張清溪  台大經濟系教授


阿呆在家裡開了一個雜貨店。阿呆發現,他賣的東西雖然貴一點,但附近的人還是來買了;他偶爾聽顧客說,因為地點方便,也因為阿呆待人和氣。是的,阿呆想到父親在世時說的「和氣生財」。但有一回阿呆得意忘形,把價格訂得太貴,結果顧客都跑光了;這讓他了解到,競爭終究還是存在的。


競爭者多

這就是「獨占性競爭」市場 - 每個廠商都有一點獨占力但相互間又有競爭。獨占性競爭與寡占,是兩個介於完全競爭與(完全)獨占之間的市場結構。寡占的特色就是廠商間會互相牽制(見本報第49期),不會牽制的就是獨占性競爭。像阿呆的訂價有什麼變動,別的雜貨店不怎麼理他,阿呆也不會理會別的店的變動。

為什麼不會互相牽制呢?因為廠家數量很多,多到沒有一家有特定的競爭對象。這所謂很多,不必然是數量真的要幾百或成千上萬,但必定要是「進出容易」(新廠加入或舊廠退出,都不困難),所以可以說是潛在競爭者很多。也因為廠商數量多,獨占性競爭廠商有相當強的競爭性質,導致它不會有過多的利潤。


異質產品

獨占性競爭市場有獨占的能力,主要來源於每家賣的產品各具特色;像阿呆的店有地利之便以及阿呆的和氣,這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異質產品」,什麼意思呢?這個異質沒有什麼好或不好的意思,不像異才、異人標榜好的,或異教、異端是指不好的。

「異質」是相對於「同質」而言。「同」或「異」質是指消費者主觀上認為各店賣的東西「一樣」或「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可能是東西真的不同,也包括用「和氣」來賣產品的感受,反正就是消費者「主觀」的認定。「同質」也是指消費者主觀的認定,與客觀事實不一定一致。所以,獨占性競爭市場,是一個既有競爭,但各家廠商的產品異質,所以又各有獨占能力的市場。


普遍存在

這樣的市場,可說是普遍存在的。「完全競爭」實際上很少,因為在此市場下的各廠家,生產「同質」的產品(所以才會有完全相同的價格),除了像農產品較可能外,其他行業內各廠商生產的產品都會多少不同。

最近有一本新書《中國即將崩潰》很暢銷;但台灣每個月有幾百本新書出版,大部分默默無聞,有些甚至很快從書店下架。這樣有許多作者、許多出版社的市場,大家各有忠實讀者,「誰也不怕誰」,就是一個典型的獨占性競爭市場。


有利有弊

讀者或許會問,獨占性競爭好嗎?經濟學可以證明,凡是有獨占性的,都不能發揮寶貴資源的最大「效率」,獨占性競爭市場也不例外。不過,這個市場也提供了多樣性的產品讓消費者選擇,不信的話,你走進任何一家書店,就可看到琳瑯滿目的圖書,這也是一種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