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代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代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別猛灌甜飲料 小心成了「糖尿病老鼠」


別猛灌甜飲料 小心成了「糖尿病老鼠」

2013-04-08

文/林靜莉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兒子吃完一整盤義大利麵後再也吃不下,但他卻能夠再喝下一大杯冰奶茶。我問他:「你不是說再也吃不下了嗎?」他頑皮笑說:「飲料是我的另一個胃喔!」我告訴他:「甜飲料不能喝太多,因為它是『空熱量食物』(其他營養素含量很少的食物),糖太多對身體不好。」

他不服氣地回嘴:「媽媽,妳不是說糖尿病不是因為吃太多糖引起的?」於是我告訴他「糖尿病老鼠的故事」。

為了研究糖尿病的治療方式,國外一位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給老鼠吃很多果糖,用來代替健康的醣類食物,只要4星期,老鼠就會出現糖尿病症狀,沒有辦法正常代謝醣類,只要吃太多醣類就會出現高血糖情況,變成「糖尿病老鼠」;這是1980年Zavaroni等以果糖餵食大鼠時,大鼠會發生高胰島素血症及胰島素阻抗作用的真實研究。

兒子問:「應該怎麼吃,才不會得糖尿病?」我畫了個圓圈分3大區塊解釋︰「根據衛生署建議,三大營養素熱量分配理想比率為蛋白質15%-20%、脂肪20%-30%、醣類50%-65%,最大一塊是醣類佔60%,每天吃的飯或麵就是全穀根莖類,還有水果類及奶類;其他兩塊分別是蛋白質與脂肪各佔20%,就是蛋、肉與烹煮時會用到的油。」

2012年糖尿病衛教學會資料提到,為了預防糖尿病的生活型態,在食物攝取方面,首要注意油脂類不可超過30%,除了熱量,還需要注意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在攝取蔬菜或全穀類就會補充到;也須留意體重的控制與每天的活動量,才能夠幫忙身體遠離糖尿病。

(作者為振興醫院糖尿病衛教師)

<健康小叮嚀>三大營養素食物種類

◎醣類

●全穀根莖類︰米飯、麵食、地瓜、山藥、馬鈴薯、南瓜、紅豆、綠豆等。

●水果類︰蘋果、西瓜、鳳梨等。

●奶類︰低脂奶類等。

◎脂肪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豆魚肉蛋類、奶類︰核桃、腰果、芝麻、食用油等。

◎蛋白質

●豆魚肉蛋類、奶類︰豆腐、豆製品、魚、雞、豬、羊肉、蛋等。

值得注意的是,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豆魚肉蛋類也含有醣類;全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也含有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素,但其含量較少。 (林靜莉)


▲三大熱量圓餅圖。(照片提供/林靜莉)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吃錯了 再營養也不夠〉挑食物 升膽固醇指數也要顧


〈吃錯了 再營養也不夠〉挑食物 升膽固醇指數也要顧

2013-03-31

記者/洪素卿

很多人擔心自己膽固醇高,將雞蛋、蝦、蟹等高膽固醇食品視為寇讎;不過,膽固醇卻還是無法控制在理想範圍?專家表示,這除了是因為人體會自行合成膽固醇、單靠食物控制不一定夠之外;很多人不知道高飽和脂肪食物對提升膽固醇的「貢獻」可能更高。建議挑選食物時,可不能只看食物中的膽固醇,還要看食物的「升膽固醇指數(CSI)」。

由於食物中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含量會影響血脂代謝及增加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此在選擇食物時,應參考兩者含量而非單純以膽固醇含量為標準。此影響程度,就是以升膽固醇指數來評估,升膽固醇指數(CSI)=0.05×膽固醇(毫克)+1.01×飽和脂肪酸(公克)。

以雞蛋來說,每百公克含有膽固醇548毫克、飽和脂肪3.4公克,升膽固醇指數有30.83。算起來確實不低。

不過,部分素食糕點中可見的棕櫚油,雖然每百公克的膽固醇含量是零,但飽和脂肪含量卻有47.85公克,計算下來CSI高達48.33。換句話說,表面上看起來不含膽固醇的植物性油脂,對膽固醇的影響卻比雞蛋高得多。

一般總認為海鮮的膽固醇高。以蝦子來說,每百公克膽固醇有150.6毫克,看起來確實不低,但因為其飽和脂肪只有0.23公克,算起來CSI是7.76;牛腩的每百公克膽固醇為82.4毫克、但飽和脂肪卻有13.76公克,CSI有18.02,足足是蝦子的兩倍多。

此外,像是手搖杯中的奶精粉,一樣是植物性成分不含膽固醇,但CSI卻有30.2,更別提飽和脂肪跟膽固醇都高的牛油、CSI有55.69。

肉品少吃內臟 避開油多皮厚部位

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賴佩郁指出,蔬菜、水果不含膽固醇,也沒有飽和脂肪酸,CSI是零。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多加攝取。至於肉品除了遠離內臟之外,還應該挑選部位,油多、皮厚的地方CSI值高,所以要避開。如果很想吃牛肉,建議不要吃牛腩、而選其他部位的牛肉。

至於蝦蟹類,即便算出來的CSI值沒有非常高,但仍應注意不要過量,以蝦子來說,一般大蝦不要超過3隻。另外,烹調的方法也要選擇少油的方式,可選擇非棕櫚油、椰子油的植物油。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久坐傷「肉」 壽命會變短


久坐傷「肉」 壽命會變短

2013-01-14

文/李采霓

最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久坐可能對健康有害。長期久坐可能會罹患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部分癌症,甚至壽命變短,尤其易發於女性。

中醫說「久坐傷肉」,意思就是:「久坐會引起全身肌肉鬆弛,甚至萎縮。」中醫論「脾」主肌肉,「脾胃」主導身體的消化系統及全身肌肉。若「脾胃」失調,肌肉失去正常的營養,有時讓人食慾不振、使人消瘦、體重減輕;相反地,有時會讓人飲食不當,出現肥胖、水腫、體重增加。

女比男更容易出問題

中醫認為,女子以「血」為主,男子以「氣」為主,「血」屬「陰」,「氣」屬「陽」,因此女子不動比男子不動更易產生健康問題。

女性若常久坐、懶得動,就容易導致氣血不足、代謝失調,全身型肥胖就跟著來,皮膚乾燥、緊繃、老化、掉髮也隨之發生。

多運動促進循環

不管男女,建議平時一定要抽空多動動,再怎麼忙,每坐40至50分鐘,起身動動至少3至5分鐘,扭扭腰、抬抬腳、甩甩手,按壓可促進肌肉循環的穴位,以增加內臟功能運作正常。

●足三里穴(胃經穴位):改善消化功能,促進脾胃代謝,減少體內不當物質囤積(圖1)。

●血海穴(脾經穴位):改善生血、集血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及改善末梢麻痺不通現象(圖2)。

●內庭穴(胃經穴位):加強腸胃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減少食物熱量不當吸收(圖3)。

●三陰交(脾經穴位):改善下半身循環,促進內分泌運轉正常,減少水腫肥胖等代謝問題(圖4)。

◎神氣活現精力湯:

●藥材:乾薑12克(暖胃祛寒好體力)、甘草10克(溫脾保健好氣色)、茯苓10克(利水消腫好輕盈)、白朮10克(顧脾健胃好筋骨)。

若常便秘者加決明子;易口渴、失眠者加蓮子。

●煮法:以上藥材清水洗淨後,放入500至1000c.c.開水大火煮沸,再關小火燜煮約5分鐘,待稍涼後,當開水喝。

(作者為台中市霧峰區李采霓中醫診所中醫師)

▲圖3。(圖/李采霓提供)
▲圖2。(圖/李采霓提供)
▲圖4。(圖/李采霓提供)
▲圖1。(圖/李采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