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在家練功〉40後,見山又是山


〈在家練功〉40後,見山又是山

2012-12-31

文/呂政達

40歲那年,小珍做了一個改變,她「真的」聽了媽媽的建議。

小珍生長在媽媽龐大的身影下,成年後她接受「內在小孩」的諮商課程,才開始把她童年時的媽媽定位成「自戀型媽媽」。她的求學、家庭關係,連後來選擇結婚對象,都順從媽媽的意見。她雖然心裡不願意,卻說:「我不能惹媽媽生氣。」

像小珍這種「犧牲自我」的「順從型女兒」,正是心理學家Margalis Fjelstad所說的「情緒照顧者」。通常,當家裡出現自戀型的父母,對兒女行使頤指氣使的號令,女兒(特別是女兒)會覺得要對家裡的「情緒氣氛」(emotional environment)負起責任。她們夠聰明、敏感,知道父母要的是聽話的女兒,卻沒能夠長出足夠的自尊心,覺得自己其實應該得到更多、更好、更平等的對待。

「順從型女兒」常會將「自我犧牲」當做是一種值得誇耀的特質,在成長歲月裡,她們常在言語和字裡行間顯露:「看,我為維持家庭和諧,為了讓父母高興,我犧牲了多少?」「自我犧牲」變成她對家的貢獻,她心底希望,那些叛逆的、走出原生家庭命運的、張愛玲筆下的那群女主角都向她看齊,40歲以前,對一個女兒來說,那些事情卻是值得的。但是,值不值得呢?就連張愛玲在寫給女人的名句都這樣說了:「有的事情,沒法說明。你覺得值,就值,你覺得不值,別人說值,你也覺得不值。」

40歲以前,小珍就是這樣在犧牲著自己,直到40歲那年,婚變和職場的雙重打擊,讓她開始展開人生的反思,勤於參加自我探索課程,尋找自己的想法。

言行上,小珍從沒有真的走出順從的模式,她發現小時候家裡那個強勢、美麗的中年母親,如今已進入老年。母女的關係從「中年對少女」移位成「老年對中年」。這時,小珍體會當年媽媽言行後的細微心情,她說:「現在,我比以前更聽媽媽的話,是為了不想讓媽媽傷心。」從「生氣的媽媽」到「傷心的媽媽」,擺盪聽話的女兒自己的人生故事。小珍說:「『真的』聽從了媽媽後,我對彼此長年來的怨,從此煙消雲散。」對小珍和同樣心情歸隊的40歲女人,見山又已是山了。

40歲,在現代人定義還只算壯年,離退休仍然遙遠,多半已離開原生家庭建立另一個家庭,自己當上了父母。當然,當年與父母的糾結如今卻像換幕般,悄悄變換了角色。或許,這正是家的這齣戲永不會落幕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