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 強勢領控台灣金融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日(12/19)主持本屆任內最後一次理監事會,續任與否備受關注。究竟彭淮南對台灣金融環境及台灣競爭力有何影響?
全球金融環境巨變中,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卻堅持「有所不變」。黑白分明,不容挑戰,硬頸總裁阻斷國際匯市投機客攻擊新台幣,卻也讓企業界批評他是「管制心態」。到底彭淮南的管理有哪些特色?對台灣未來競爭力有何影響?
四年來,他身邊事物無所不變。
他的上司換了六位,包括二位總統、四任行政院長,只有他巍然不動。「台灣有這樣資深可靠的人守在那裡,沒有出亂子,是很慶幸的事情,」前主計長韋端認為。
他所處的環境年年驚險。從國際投機客俎擊到內爆型金融風暴,從九二一地震到銀行壞帳問題,再遇台灣第一次經濟負成長,「他所面對的環境,都是系統風險將侵襲整個國家,」政大金融系教授沈中華說:「就像暴風雨來了,他不能扭轉暴風雨,只能快把房子蓋好。」
把守金融體系最後的融通窗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是那個蓋房子的人。
過去一年多,台灣失業率由二.九九%快速攀高至五.二二%;經濟成長率由近六%,掉到谷底負二.一%;股市由前年最高九千點,攔腰斬斷,一路在四、五千點盤旋。只有央行的執掌尚稱穩定。通貨膨脹率趨近於零;新台幣匯價平穩地守在三十五元的區間(未破一九九八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最低點);具有國家安全、人民信心象徵意義的外匯存底,還從一千多億上升到如今一千二百多億美元。
「他是一個稱職的總裁,因為亂的時候,嚴刑峻法是對的,」荷蘭銀行台灣區總經理經天瑞認為。
上任四年,被外界形容「具有客家人硬頸精神」的彭淮南,始終講話振振有詞。
不論做什麼,個子不高的彭淮南,總是胸有成竹的架勢;灰白頭髮下,是張不茍言笑、神情專注的臉,一付令人望而生畏的模樣。
強勢,是外界對他的第一句描述,這其中包含了強度與速度。
一九八八年台灣外匯自由化後,人民可以自由保有外幣,不再強制結匯。彭淮南隔年上任外匯局局長,為自由化操盤,就以打擊外商銀行炒作外匯,避免新台幣匯率莫名其妙的波動著名。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他在前總裁許遠東因飛機意外過世後接任總裁,風雨飄搖中,台幣卻上漲了三角,外界稱之為「彭淮南效應」,儘管是穿鑿附會,卻傳神描繪出外界對他的臆想。
四年來,台灣經濟、政治風雨不斷,這樣的風格卻使得央行成為動盪中一股穩定的力量。
像三年半前,彭淮南才上任三個月,就宣布禁止國內法人承做NDF(無本金外匯交易),藉以阻隔匯市投機客攻擊新台幣。因為交易量縮小了,投機客不能造反,外匯市場再度回歸央行期待的秩序。
他以激烈的手段,限縮已經開放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被外界批評為開自由化倒車。宣布禁令當天,他請六家外匯業務量最大的本土與外商銀行財務長,坐在他兩邊,一同召開記者會,警世、背書的意味也是過去少見。
澄清稿當政績
「恐怖管理」,一向不認同其風格的新科立委、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形容。但他也不得不肯定其穩定市場的貢獻,儘管不認同其手段。
彭淮南的強勢,也表現在他積極捍衛央行政策的態度上。「他一言一行給人的感覺都是黑白分明,央行絕對不容許被挑戰,」一位主跑央行多年的金融記者說。
上任央行總裁以來,他曾與前經建會副主委李高朝、前財政部部長顏慶章就利率、匯率意見不合,披露在報端。他常常駁斥別人,不了解狀況,不懂不要亂講話。
「他是那種會把澄清稿數量當作政績的總裁,」一位央行記者說,經發會財金組第一次分組會議時,央行就曾針對其澄清稿的數量做統計。
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午後,彭淮南親自召開臨時記者會,並非貨幣政策有任何變動,只是為了說明寬鬆貨幣政策有四季的落差,效果將陸續浮現。
一位資深央行記者說,雖不明說,但了解來龍去脈的人都猜到,這場記者會的目的是,為了反駁英國《經濟學人》的報導。而那篇以東亞為題的文章,只提到台灣一句話。
「在市場裡,你要會看報,」經天瑞打趣說。
在彭淮南時期,當央行沒有罵人的時候,就是默認了市場的看法。譬如去年底日圓貶值,市場預期台幣也會跟著貶,央行對此並沒有大加撻伐,新台幣匯率果然順勢貶值。
「他不跟你耍詐。他會講清楚,遊戲規則是什麼,沒有人可以例外,」經天瑞稱讚。
強勢的結果,喜歡他的人說,能夠建立央行的公信力,避免積非成是;批評者則說,他太過緊張,太閉鎖,容不下一點善意的批評。
對於外界強勢、管制的評價,不喜歡自剖的彭淮南只在上任時回應過一次,他說:「我自認比較理性、比較快、追求效率。」
他口中的理性、別人眼中的強勢,根據他的友人及熟悉他的金融界人士分析,源自他做研究出身,對自己的觀點有自信。
「他有學養,所以在決策上就能果斷。果斷可以從他講話中看出,他不像一般官員會給人模稜兩可的態度,所以表現出很有自信的樣子,」他的老友,現任央行副總裁梁發進說。
研究出身
一位資深外匯交易員記得,十三年前,彭淮南由經濟研究處處長走馬上任外匯局局長第一天,就召見外銀的交易員。以令人難忘的自信口吻告誡:「你不要以為我做研究的不懂市場,我研究外匯已經兩年多了,這裡有兩本我寫的書,你拿回去看看。」
彭淮南對事情一向很有主張,似乎也以此自許。一九九七年,彭淮南曾短暫就任中國國際商銀董事長。
最令一位屬下印象深刻的是,一般董事長的演講稿、文章都是交辦下來,全權交由幕僚起草,高層最多只是稍加修改或掛名,但彭淮南不同。他不但自己常讀美林、高盛、野村等外商的研究報告,也會指定同仁去讀,或做成摘要或譯成中文。
彭淮南和研究處同仁新曆年一月一日就來加班,幕僚根據他的想法打成文字、做成圖表,再送給他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你絕對要強調,文章是他寫的,」這位屬下嚴正地告訴記者。
央行性格
彭淮南堅持表達自己的主張,在一些人眼中,近似一種偏執。一位有過親身經歷的央行記者指出,為了要溝通,彭淮南有一次將他的文章影印一遍,用紅筆細細麻麻地寫上他的看法。「他認真、實事求是,但做到這樣,我覺得他是有種追求真理、真相的偏執狂,」他說。
一位老央行人則認為,這種性格是央行文化長期浸淫的結果。因為央行的政策馬上就要受市場檢驗,如果沒有一套強的邏輯,有憑有據,難以服人。「而彭淮南是靠專業得到拔擢的,在央行要升官就要這樣,」他說。
彭淮南是中華民國第一位由基層幹起的央行總裁,留著純正的央行血液。
中興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彭淮南在臺灣銀行做了五年辦事員後出國。一九七一年明尼蘇達大學經濟碩士班畢業後回國,就進入央行經濟研究處,從基層研究員幹起,一路被拔擢到處長而後轉任外匯局局長、副總裁、總裁。
三十年的光陰,除了到中信局、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任董事長三年,其餘全在央行。
全世界央行人慣有的保守、穩健、拘謹,在彭淮南的身上都看得到。
他很少即興演出。即使只是行內歡送副總裁陳師孟的感性場合,六十四歲彭淮南的歡送詞也都事先寫好、背熟,帶著小抄上台,連笑話都一字不漏。
央行祕書處處長張省伍說,打從年輕時,認識彭淮南開始,他就是一個什麼事都要做得好好的人。當了總裁,他管的事,甚至小到送禮要不要用包裝紙。
他是自律甚嚴的工作狂。早年,他工作時間極長,就有央行7-Eleven的封號。他不打小白球,清早到家裡附近的中學、公園散步;星期六、日,比陽明山停車場收費員還早就爬完了山;省下的時間拿來辦公、讀資料、讀書,即使週末、過年也會到央行。
去過他家的人說,他家三十多坪大的小公寓少有佈置,唯一的特色是有很多書,地上還堆了資料。去年開春團拜,他致詞時說,假期過得很愉快,因為深深享受閱讀的樂趣,開卷有益。
為官之道
「他是一個修道型的人物,」當了十五年央行監事的前主計長韋端形容。
他的專業和事事準備,更是他強勢為官的依恃。
遇有重大政經事件時,彭淮南總會上呈報告,事先溝通,以取得上位者的信賴。
韋端記得,金融危機時,每次行政院院會後,總會看見財政部長、央行總裁在院長室掛號緊急報告。「他是有方法的人,他知道事先要跟他的上司——院長、總統達成一種默契,請他們不能談匯率、利率。因為他們講的話會變成政策,這樣央行沒有獨立操作的空間,」他說。
他關心的還不只是央行政策,也包括金融重建基金的設置、加強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理賠制度。鮮少人知道的是,新竹篤行軍區變更為科學園區,找旺宏、華邦來投資,他都曾出過力。
令前竹科管理局局長、現任國科會副主委黃文雄印象深刻的是,新竹人彭淮南是親自到竹科辦公室了解狀況,要了他家裡電話後,有兩次才早上七點多,他就接到彭打來的電話想了解後續發展。「他是那種很實際的人,會想如何去做,」一位央行記者認為。
綠色旗幟明顯的陳師孟離開央行前曾說,彭淮南有一種公務體系罕見的特質,會把工作責任往自己身上加。當政府團隊有弱點、有缺口,如果別人看不到,他心裡會很著急,就會出很多意見,希望把弱點補上。
在官場上,彭淮南非亮眼的主角,但禮數絕對周到。
在台灣智庫成立酒會上,彭淮南到場致意,卻坐角落。經濟部部長交接典禮,即使來去匆匆,他也一定親臨道聲恭喜。請立委諸公吃飯,除了發請帖,他還要一個一個打電話。「外面以為他很霸,其實他也有細膩的一面,」一位親近他的幕僚說。
優點的反面
也有些人認為,在講究政通人和的官場,彭淮南的強勢,甚至不惜與其他部會首長大動肝火的膽識,是因為央行獨立性的庇護。央行總裁是唯一有任期保障的政務官,不會被要求去助選,政策任務也少,超然獨立的特質,正好與彭淮南相符。
所以「他最適合的工作就是央行總裁,因為他不是個調和問題的人,他是製造問題的人,」一位認識他十多年的金融界人士認為。
所有亂世領導的優點,反面來講,也是彭淮南最大的障礙。
不論是贊成或反對他的金融界人士都感覺,他上台後,沒有開放什麼新金融商品,只有退縮和管理。「央行不用說了!就是管制心態,現在的管制比以前更嚴,」一位重量級企業財務長批評。
在開放經濟體,管制雖然能穩定市場,卻也可能造成另一種不公平。一位本土銀行金融開發部經理人舉國人不得承做NDF為例,有辦法的國內法人只要換個海外身分,就能跟海外銀行往來,避險的成本更低,結果是本土銀行被犧牲。
「我們能夠體諒央行下此禁令時的狀況
當台灣生產事業愈來愈走向國際化,金融業也必須跟著躍進。身為金融業外匯商品的主管機關,外界期待央行除了管理,更能訂出符合台灣金融國際化的發展策略。
衰退過後,台灣經濟要往下一個階段邁進,這位守土有功的強勢總裁,能否配合台灣經濟發展提出長遠的策略?畢竟,追求穩定的目的是台灣社會的進步與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