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IUPAC命名 | |
---|---|
(2-ethenyl-4-azabicyclo[2.2.2]oct-5-yl)- (6-methoxyquinolin-4-yl)-methanol | |
識別 | |
CAS號 | 130-95-0 |
ATC編碼 | M09AA01 P01 |
PubChem | CID 8549 |
DrugBank | APRD00563 |
化學性質 | |
化學式 | C20H24N2O2 |
分子量 | 324.417 g/mol |
物理性質 | |
熔點 | 177 °C (351 °F) |
藥代動力學性質 | |
生物利用度 | 76 to 88% |
蛋白結合 | ~70% |
代謝 | Hepatic (mostly CYP3A4 andCYP2C19-mediated) |
半衰期 | ~18 hours |
排泄 | Renal (20%) |
治療考量 | |
懷孕分級 | X (USA), D (Au) |
合法狀態 | ? |
途徑 | Oral, intravenous |
用途
醫療上應用它的幾種鹽類,作為解熱與及防治各種瘧疾,但癒後容易複發。副作用不少,主要為耳鳴、重聽、頭昏、噁心、嘔吐等,統稱金雞納反應。
硫酸奎寧和鹽酸奎寧均是味道極苦的白色結晶,前者微溶於水,供口服,後者易溶於水,供注射用。優奎寧(Euquininum)是奎寧的乙基碳酸酯,幾乎無味的白色晶體,可供兒童口服用。奎寧也是通寧水的原料。
關於奎寧有一則流傳很廣的故事說,1638年當時祕魯總督的夫人金瓊(Condessa de Chinchon)染上間日瘧,由統治安地斯地區的西班牙省長帶來了一些金雞納樹樹皮磨成的粉。據當地的原住民告訴省長,這種樹皮可以退燒,結果真的有效。後來女伯爵把這帖藥帶回故鄉西班牙,當時瘧疾在歐洲大陸肆虐,這種樹皮粉就成為歐洲人首次能有效治療瘧疾的藥品[1]。但經歷史研究發現,可能根本無此事,總督夫人沒得過瘧疾。奎寧治療瘧疾的最有效的形式被發現於1737年,1820年二位法國化學家白里悌(Pelletier)與卡芬土(Caventou),從規那(quia)的樹皮中單離出來,將之稱為奎寧或金雞納霜(quinine),名稱來自印加土語的樹名quina-quina。 1850年左右開始大規模使用.
1527年出版的《本草綱目》提到的常見野生植物青蒿能「治瘧疾寒熱」。1693年,法國傳教士洪若翰曾用金雞納霜治癒康熙帝的瘧疾。後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因患瘧,曾向康熙帝索要金雞納霜。蘇州織造李煦上奏雲:「寅向臣言,醫生用藥,不能見效,必得主子聖藥救我。」康熙知道後特地「賜驛馬星夜趕去」,還一再吩咐「若不是瘧疾,此藥用不得,須要認真,萬囑萬囑。」在藥物趕到之前,曹寅去世。
二戰期間美國的Sterling Winthrop公司以此為引導,合成了氯奎寧(chloroquine),藥效良好。氯奎寧在戰後成為抗瘧最重要的藥物。
注釋
- ^ 《天下文化-生活化學快問快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