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經常心悸昏倒 慎防心律不整
經常心悸昏倒 慎防心律不整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2012-03-03
60歲的羅先生去年騎單車到郊外健身時,突然昏倒,隔一段時間後醒來,覺得心臟不舒服,稍微走動就氣喘不已,心跳慢到只剩40幾下,常全身無力、昏昏欲睡,經醫師診斷為心律不整,手術植入心臟節律器後,心臟才恢復原有功能,恢復往日生活。
前年逾4千人 植入心臟節律器
根據衛生署統計,民國99年約有50萬人因心律不整問題就醫,超過4000人接受心臟節律器植入手術,以65歲以上老人居多。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秘書長黃金隆指出,心跳的節律,主要是透過心臟內的電氣系統調控,一旦電傳導出問題,心臟跳動就會受干擾,可透過一般心電圖或24小時心電圖診斷。
黃金隆指出,心律不整包括心跳過快(每分鐘超過100以上)、心跳過慢(每分鐘60次以下)以及心跳不規則。其中,心跳過慢者需植入心臟節律器,以監測與維持心臟正常的電氣傳導,否則容易提高中風風險,也可能因全身血液供應不足而容易頭暈、昏倒,進而導致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的外傷或骨折。
自我把脈若不規則 就醫確認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言彬表示,心律不整症狀多變,從沒有症狀,到頭暈、極度疲勞、胸口顫動或胸悶、心悸,呼吸急促、不耐運動等都可能發生,建議病患若有所懷疑時,不妨立即自我把脈,觀察是脈搏(代表心跳)過快或過慢,或是不規則的情況發生,如果有的話,就應該就醫確認。
不過,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陳適安表示,植入傳統心臟節律器的患者,並不適合做核磁共振(MRI)檢查,因MRI有強大磁場,很可能干擾節律器運作,因此醫師都會建議病患改做電腦斷層,但有些部位例如脊椎、內臟的腫瘤,CT影像不如MRI清晰,可能錯失治療時機。
黃金隆表示,雖然市場上也有價廉的心臟節律器,價格約10萬餘元,健保全額給付,不必自費,效果也不錯,但因植入者中,有50%到75%因老化或疾病,需要接受MRI診斷,故近年也有業者推出可免於MRI干擾的心臟節律器,但價格不菲,除健保給付外,尚需額外自費8萬餘元差額,且8到10年後必須定期更換電池,還得自費約6到8萬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